日前,在湖南漣源龍山國家森林公園管理處的中醫(yī)藥文化展示館里,一批來自長沙、湘潭等地的游客,通過宣傳片、版圖等方式,系統(tǒng)全面了解藥王孫思邈在龍山采藥、行醫(yī)的故事,久遠的歷史也因此一一浮現在游客面前。
漣源龍山國家森林公園內有豐富的藥材資源,有“天下藥山”之美譽。當地《孫氏族譜》記載,唐代藥王孫思邈曾居龍山采藥行醫(yī),著《千金要方》《千金翼方》。曬書石、洗藥池、孫家橋、孫水河、醫(yī)龍灘、治虎坪等名勝,都是與孫思邈有關的古跡遺蹤。近年來,漣源市加大了對藥王文化的挖掘整理推介力度,加上當地傳承的豐富多彩的說唱故事和非遺活動等形式,每年吸引眾多康養(yǎng)休閑度假愛好者在前來放松身心的同時,感受領略藥王孫思邈的醫(yī)德醫(yī)風醫(yī)術傳奇故事。
盧旺達青年團在湄江風景區(qū)“打卡”(肖星群 攝)
藥王文化、衍生的藥膳文化,以及民俗文化的加持,讓風景秀麗、氣候宜人的龍山國家森林公園越來越聞名遐邇。日前,漣源龍山景區(qū)已成功創(chuàng)建國家AAAA級旅游景區(qū)。而在有億年湄江之稱的湄江風景區(qū),以文化促進文旅發(fā)展的分量越來越大。
近兩年來,漣源市文旅運營公司聯(lián)合漣源市融媒體中心、自媒體傾力打造了10場河谷草坪音樂會,把整個自然景觀與人文音樂相融合,“圈粉”無數,單場吸引線上線下觀眾超過20萬人次,打造了一種新的旅游業(yè)態(tài)。音樂會也帶火了“夜經濟”。夜游、夜宿、夜食、夜秀、夜娛、夜購、夜賞、夜營等多樣化的夜消費模式,讓河谷草坪成為新的旅游消費增長點。河谷草坪音樂會入選第二批湖南文旅消費“新生代·新場景”名單。
湄江風景區(qū)河谷草坪音樂會人氣旺盛(肖星群 攝)
7月9日,盧旺達青年團白天來到湄江風景區(qū)地質公園廣場、仙人府景點、大江口水庫大壩、塞海湖景點拍攝打卡。夜晚,在流光溢彩的湄江游客服務中心,青年團純正的中文歌曲串燒,配上經典的非洲舞蹈動作,10分鐘不到,迅速吸引線上粉絲超過3萬,整場直播中,最高同時在線人數超過8萬人。國內外“湄粉”也通過非洲朋友的直播,欣賞了大美湄江的美麗夜景,進一步提升了湄江風景區(qū)的國際影響力和知名度。
新時代下,文化和旅游兩大領域相互融合,產生了相互促進的疊加效應。漣源搶抓機遇,將傳統(tǒng)的觀光游向沉浸式體驗游轉變,從單調的景點打卡轉移到豐富多彩的文化探索,文旅融合、山水相“漣”正迸發(fā)出前所未有的新活力。(肖星群 鄧擁軍 易眩)

關注精彩內容