近日,國家疾病預防控制局和中國氣象局聯(lián)合發(fā)布高溫健康風險預警,海南近期也在受到高溫氣候的影響,居民體感炎熱程度在不斷上升。7月17日,海南省疾控發(fā)布高溫健康溫馨提示:在戶外活動時,容易出現頭暈、眼花、頭痛、惡心等癥狀,這些都是高溫中暑的表現。中暑是一種危及各年齡段的病種,兒童、孕婦、老年人、慢性疾病患者以及建筑工人、環(huán)衛(wèi)工人、外賣員、快遞員等戶外工作者是高溫中暑的高風險人群,需要給予重點關注。
海南省疾控提醒公眾減少外出,盡量避免室外體力活動和戶外運動。若需外出活動,盡量避免高溫時段外出(例如中午12-14時),并縮短戶外停留時間。注意防曬,外出穿輕便、寬松、淺色的衣服,并使用防曬用品。在陰涼處活動,盡量避免高溫環(huán)境與太陽直射,宜在陰涼處活動。減少體力消耗,高溫天氣如需外出,應減少劇烈活動并注意及時休息,避免過度的體力消耗。
室內避暑要留意,高溫天氣下,可使用風扇、空調等降溫,避免中暑;不要讓空調出風口對著頸、肩、膝蓋等部位直吹;空調溫度設置在26℃左右,室內外溫差不宜過大,如進入溫差較大的空調房,請先開窗通風,避免驟冷驟熱;用溫毛巾擦拭身體,重點敷頸部、腋下、大腿根能起到給身體降溫的作用。
關注身體變化。高溫天氣易引發(fā)胸悶、頭暈惡心等不適癥狀,甚至可能導致昏迷,還會加劇慢性疾病造成的健康風險。因此,務必警惕這些暗藏危機的身體“預警”,及時采取措施,癥狀嚴重即刻就醫(yī)!
強健自身。保證充足的睡眠,可適當增加午休,保證充足睡眠。飲食盡量清淡,少食高油高脂食物,多吃水果蔬菜。少量多次飲水?梢院鹊}水或運動飲料來補充體內流失的水分和電解質,如有激烈運動,每次建議喝250-500ML的溫水,不要飲用含酒精或大量糖分的飲料,也不要喝過涼的冰凍飲料,以免造成消化道不適。
戶外作業(yè)人員防護建議,從職業(yè)特點來看,在高溫、高濕、沒有通風的環(huán)境下長時間工作的人員是中暑的高危人群,如冶金工人、清潔工、交警、建筑工人、快遞騎手等。在中等強度作業(yè)活動中,應每15分鐘至20分鐘喝1杯水(200-300ml);及時攝入含鹽和礦物質的餐食和飲品,補充身體流失的電解質。保持涼爽,宜穿著反光衣服和放置冰袋的冷卻背心等;及時更換被汗水浸濕的衣物。合理安排戶外作業(yè)時間,戶外作業(yè)人員應定時休息;可在高溫時段采取輪班制度,盡可能增加作業(yè)人員休息時間與頻率。預防職業(yè)性中暑,減輕勞動強度,放慢勞動速度,若出現中暑先兆癥狀時,應立即移至陰涼處休息,病情嚴重者應及時就醫(yī)。定期健康體檢,嚴禁患有慢性腎病、未控制的高血壓、未控制的甲狀腺功能亢進癥、未控制的糖尿病、全身瘀痕面積≥20%、癲痛等人員從事高溫作業(yè)。(記者馬珂)

關注精彩內容